我沒事的距離感

薩提爾女士說,覺察釋放了那些被埋藏情緒束縛的能量。

昨天,和先生為了孩子學校的成績,討論變成了交鋒。明明心裡都是擔憂與自責,卻一邊用超理智的語氣拆解原因,一邊在彼此的話語裡撒下責備的尖刺。好像只要說對方哪裡沒做好,就能躲過那份對自己的失望。結果呢?誰也沒比較好受。

今早,特別安靜的他低頭吃著早餐,我問:「你昨天很晚睡嗎?在想什麼?」

他說:「想孩子。」

我又問:「你好嗎?」

他短暫抬頭看我,說:「沒事。」

熟悉的「沒事」兩個字,落下的聲音比我想像中還重。那一瞬間,我想起小時候的自己。也是用「我沒事」包裹每一次想哭的時候;也是用沈默,把傷口藏起來,以為那就是堅強。我自認是個獨立的人。再累、再煩、再苦、再痛,我都會告訴自己:「沒事,撐一下就好。」

我不想讓我在意的人不擔心,更不想讓關係變成誰的負擔,說到底,其實是——不習慣依賴。在我過去的家裡,是如此,我學會了不添亂、不吵鬧、不求助。;在親密關係亦是如此,什麼都自己來,所展現出的負責任、體貼、成熟,「自給自足」,有時其實是一種拒絕靠近的姿態。

「我沒事」這句話,表面是在保護自己,但也同時擋住了別人靠近的機會。當我不說「我需要你」,他怎麼知道——他的存在,其實對我有多重要?當我總是把自己照顧得滴水不漏,我們的關係裡,還剩多少空間可以彼此照應?關係,不是競賽,看誰撐得久、誰先倒下。也不是帳本,不是你有事我才有資格累。

這一刻,我懂了。我要的關係是,我們都可以累,也都可以坦白;是一起扛,而不是輪流假裝沒事。於是,我雖遲疑,還是勇敢地問:「可以說說你的難過嗎?」

親密關係有趣的是——
我們愛上一個人的特質,也可能在某個時刻,為同樣的特質感到受挫。
但那並不是愛的盡頭,而是一個新的岔路口。
在那裡,我們有機會重新選擇:是要繼續說著「我沒事」,還是,勇敢承認「其實我也需要你」?

今天我決定,慢一點也沒關係,說得不完美也沒關係。
但要更真實,更坦白。

畢竟,愛,不只是要撐得住,
還要記得:讓彼此停得下來,好好靠一下。

邀請你跟我一起為自己停一下,問問自己:我是否也常說「我沒事」,其實心裡並不這麼覺得?是否在關係中習慣當那個照顧者,卻難以讓別人看見自己的脆弱?有多久,沒說出「我也想被照顧」這句話了?

東蓉 Agnes

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諮詢師,專長領域涵蓋心理諮商、家庭治療、親職教育等。她擅長運用薩提爾模式,結合其深厚的學術背景與實務經驗,提供個人、家庭及團體多元化的諮詢服務。

主要專業領域:

* 薩提爾模式: 薩提爾模式的資深培訓師,深入了解冰山理論、溝通姿態、家庭圖等核心概念。運用這些工具,協助探索內在世界、改善人際關係、促進個人成長。

* 家庭治療: 擅長處理家庭系統中的各種問題,包括親子關係、夫妻關係、家族衝突等。透過家庭圖、系統性觀點,協助家庭成員建立更健康的互動模式。

* 親職教育: 擁有豐富的親職教育經驗,能提供家長們實用的教養策略,協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,支持孩子的成長發展。

* 個人成長: 能陪伴個案進行自我探索,協助他們提升自我覺察、管理情緒、建立自信。

諮詢服務對象:

* 個人:面對生活壓力、情緒困擾、人際關係問題、自我成長等需求者。

* 家庭:親子關係、夫妻關係、家族衝突、青少年問題等。

* 團體:親職教育、團隊合作、組織發展等。

諮詢方式:

* 個人諮詢: 一對一諮詢,提供個人化的支持與引導。

* 家庭諮詢: 協助家庭成員共同面對問題,改善家庭互動。

* 團體工作坊: 提供主題式的工作坊,分享相關知識與技巧。

課程主題:

* 薩提爾成長模式工作坊

* 圖像式家庭評估與會談技巧

* 溝通對話

* 親職成長主題

* 親密關係經營

* 個人自我探索與成長

* 依附關係

* 失落悲傷

* 創傷處遇

適合對象:

* 對薩提爾模式有興趣者

* 想改善人際關係者

* 希望提升自我成長者

* 從事心理、社工等相關工作者

* 一般大眾

https://www.meeting-true-self.com
Next
Next

擁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