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亮他人課程系列
薩提爾助人歷程的探索與實踐
沉浸式深化薩提爾學習|跳脫對話框架
將在生活中,我們都曾遇見過這樣的時刻——有人陷在困境裡,只需要一個能傾聽的耳朵、一次真誠的對話、一份理解的眼神。你不必是專業助人者,也能陪伴一個人走過黑暗,用你的真心提供一盞光,看著生命因你而被照亮,也感受到「生命影響生命」的力量。這門課將帶你穿越語言的表面,觸碰到冰山下的情感、信念與渴望,不僅學會陪伴別人,也學會在過程中重新理解自己
學員回饋
情緒煉金術
你是否感受到: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,將你淹沒,事後卻充滿懊悔?明明想好好溝通,話一出口卻成了指責與爭吵?時常感到莫名的焦慮、煩躁、無力感,卻找不到源頭?努力壓抑情緒,它卻在身體變成緊繃、失眠與疲憊?渴望被理解,卻覺得沒人能真正懂你,包括你自己?
什麼是情緒煉金術?那是一種重新與自己對話的方式。我們的文化教我們解決問題,卻沒教我們如何「陪伴感受」。於是,我們成了自己內心的陌生人。邀請你,這將是一趟不一樣的旅程。我們不將情緒視為「負面」,而是將它視為一種「能量」——一份正在轉化的原礦。
助人歷程諮詢團體
—— 當你專注點亮別人的路,也別忘了守護自己的光 ——
親愛的助人夥伴,先停下來深呼吸,問問自己:你是否聽過太多故事,卻把沉重留在心裡,夜深時依然翻攪不休?當服務對象困在原地,你是否焦急又無力,想拉他一把卻感到拉扯與阻力?你是否學過許多理論技巧,卻在真實會談中不確定何時該用、如何拿捏?你是否害怕「自己不夠好」,擔心一句話或一個表情,就可能傷到服務對象?或者,在一次次投入後,仍舊感到無力、自責,甚至懷疑自己還能不能走下去?
如果你點頭了,請知道:問題往往不在於你不夠專業,而是在於缺少一個安全的空間,讓「知識、經驗與自我」真正整合。在孤軍奮戰中,我們容易困在盲點;而同儕的眼光與督導的引領,能幫助我們看見新的可能。
孔子言:「三十立、四十不惑、五十知天命」。2015年5月,John Benman老師於薩提爾專訓第五階時問「Who are you? (你是誰)」、「What is your purpose?(你的目的是什麼)」時,對於我竟能輕鬆自在地回答,感到心喜及自由。也在那時,我明白了自己的天命,雖然還不能說年過四十的自己都無不惑。這樣的領悟不但更堅定自己積極終生學習,整合理論和實務的理念和目標,也更謙卑地感謝曾經及正在參與我生命的每個人,包括自己過往的學習、經歷、覺察、探索。期待將這樣的整合學習歷程與你一起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