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刻,我感受到的溫度

今天早上,在車上等女兒時,我像平常一樣伸手去握先生的手——一個再自然不過的舉動,但下一秒,他不是回握,而是……慢慢地,先把他的手套脫下來。

那一刻,我的手中感受到他掌心的溫度,一股暖流,從掌心一路擴散到胸口。那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浪漫情節,但那一刻,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。因為我突然意識到——我花了好多時間,專注在「他沒有做到什麼」,卻很少停下來,好好看見——「他其實做了什麼」。

我的腦袋突然冒出一連串畫面——過去那些我對他的「小挑剔」、「小不耐」、「小看不慣」。那些畫面裡,他只是沒有「剛好」用我想要的方式回應我。我以為那是他「不夠貼心、不夠在乎」,甚至是「不愛我」,但其實,是我沒看到:他只是跟我不一樣。

💭問問大家:

你也有過這樣的時候嗎?
當你太想要一個人照著你的方式愛你時,
你反而錯過了他用他自己的方式靠近你?

原來,關係中的甜,不一定來自「我想要什麼就得到了」,而是,當我願意細細感受,那些過去我視而不見的「他其實在努力靠近我」。我累積了一籮筐的「我沒有得到」,卻漏掉了一屋子的「其實我得到了」。

我得到了——一雙願意脫下手套來觸碰我的手。
我得到了——一個用他的方式,在意我情緒波動的人。
我得到了——一段雖然常常拐彎,但其實努力靠近彼此的親密關係。

只是,當我一直盯著對方「哪裡不夠好」,就會慢慢看不到他「哪裡其實在努力」。甚至,有時連他為我改變的一點點都不想承認——好像只要承認了,就等於我錯怪他了,那我的委屈怎麼辦?可是,誠實地說,有些時候,我對他的批評,不是為了改善關係,而是為了控制他、保護我。

我潛意識以為,只要他變得像我要的樣子,就比較不會拋下我。就不會有「我這樣了你還不愛我」的落差感。我不願面對的是:那些指責背後,其實是我對被遺棄的恐懼。我怕我太真實,就沒人愛了。可是,偏偏,他還是那個會脫下手套、用體溫回應我的人。這不就正好打臉了我的腦補劇本嗎?

💭那我也想問問——
在你的親密關係裡,有沒有什麼「小細節」,其實是你曾忽略的溫柔?

你是否也像我一樣,常常太快放大對方的不完美,卻吝於放大那些其實挺可愛的「不一樣」?

不如,今天就開始,幫自己換一個焦點——從「我沒有得到」的清單,轉向「我其實有得到什麼」的片刻。你會發現,那些原以為是錯過的溫暖,其實,一直都在你身邊,只是你暫時看不見而已。

東蓉 Agnes

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諮詢師,專長領域涵蓋心理諮商、家庭治療、親職教育等。她擅長運用薩提爾模式,結合其深厚的學術背景與實務經驗,提供個人、家庭及團體多元化的諮詢服務。

主要專業領域:

* 薩提爾模式: 薩提爾模式的資深培訓師,深入了解冰山理論、溝通姿態、家庭圖等核心概念。運用這些工具,協助探索內在世界、改善人際關係、促進個人成長。

* 家庭治療: 擅長處理家庭系統中的各種問題,包括親子關係、夫妻關係、家族衝突等。透過家庭圖、系統性觀點,協助家庭成員建立更健康的互動模式。

* 親職教育: 擁有豐富的親職教育經驗,能提供家長們實用的教養策略,協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,支持孩子的成長發展。

* 個人成長: 能陪伴個案進行自我探索,協助他們提升自我覺察、管理情緒、建立自信。

諮詢服務對象:

* 個人:面對生活壓力、情緒困擾、人際關係問題、自我成長等需求者。

* 家庭:親子關係、夫妻關係、家族衝突、青少年問題等。

* 團體:親職教育、團隊合作、組織發展等。

諮詢方式:

* 個人諮詢: 一對一諮詢,提供個人化的支持與引導。

* 家庭諮詢: 協助家庭成員共同面對問題,改善家庭互動。

* 團體工作坊: 提供主題式的工作坊,分享相關知識與技巧。

課程主題:

* 薩提爾成長模式工作坊

* 圖像式家庭評估與會談技巧

* 溝通對話

* 親職成長主題

* 親密關係經營

* 個人自我探索與成長

* 依附關係

* 失落悲傷

* 創傷處遇

適合對象:

* 對薩提爾模式有興趣者

* 想改善人際關係者

* 希望提升自我成長者

* 從事心理、社工等相關工作者

* 一般大眾

https://www.meeting-true-self.com
Next
Next

快樂是種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