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刻,我感受到的溫度
今天早上,在車上等女兒時,我像平常一樣伸手去握先生的手——一個再自然不過的舉動,但下一秒,他不是回握,而是……慢慢地,先把他的手套脫下來。
那一刻,我的手中感受到他掌心的溫度,一股暖流,從掌心一路擴散到胸口。那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浪漫情節,但那一刻,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。因為我突然意識到——我花了好多時間,專注在「他沒有做到什麼」,卻很少停下來,好好看見——「他其實做了什麼」。
我的腦袋突然冒出一連串畫面——過去那些我對他的「小挑剔」、「小不耐」、「小看不慣」。那些畫面裡,他只是沒有「剛好」用我想要的方式回應我。我以為那是他「不夠貼心、不夠在乎」,甚至是「不愛我」,但其實,是我沒看到:他只是跟我不一樣。
💭問問大家:
你也有過這樣的時候嗎?
當你太想要一個人照著你的方式愛你時,
你反而錯過了他用他自己的方式靠近你?
原來,關係中的甜,不一定來自「我想要什麼就得到了」,而是,當我願意細細感受,那些過去我視而不見的「他其實在努力靠近我」。我累積了一籮筐的「我沒有得到」,卻漏掉了一屋子的「其實我得到了」。
我得到了——一雙願意脫下手套來觸碰我的手。
我得到了——一個用他的方式,在意我情緒波動的人。
我得到了——一段雖然常常拐彎,但其實努力靠近彼此的親密關係。
只是,當我一直盯著對方「哪裡不夠好」,就會慢慢看不到他「哪裡其實在努力」。甚至,有時連他為我改變的一點點都不想承認——好像只要承認了,就等於我錯怪他了,那我的委屈怎麼辦?可是,誠實地說,有些時候,我對他的批評,不是為了改善關係,而是為了控制他、保護我。
我潛意識以為,只要他變得像我要的樣子,就比較不會拋下我。就不會有「我這樣了你還不愛我」的落差感。我不願面對的是:那些指責背後,其實是我對被遺棄的恐懼。我怕我太真實,就沒人愛了。可是,偏偏,他還是那個會脫下手套、用體溫回應我的人。這不就正好打臉了我的腦補劇本嗎?
💭那我也想問問——
在你的親密關係裡,有沒有什麼「小細節」,其實是你曾忽略的溫柔?
你是否也像我一樣,常常太快放大對方的不完美,卻吝於放大那些其實挺可愛的「不一樣」?
不如,今天就開始,幫自己換一個焦點——從「我沒有得到」的清單,轉向「我其實有得到什麼」的片刻。你會發現,那些原以為是錯過的溫暖,其實,一直都在你身邊,只是你暫時看不見而已。